古代州官縣官與蒙頂山茶
十、孫漸與蒙頂山茶
(一)生平與成就
孫漸, 具體生平不詳,眉州(今四川眉山市)人,熙寧進士。據(jù)現(xiàn)有資料,北宋紹圣二年(1095年)—大觀元年(1107年),先后任溫江(今成都溫江縣)縣令、蜀州(今成都崇州市)知州,后來到雅安,做了一個高級幕僚,謂之“上幕”。他喜歡考察山川形勝,文章也寫得非常漂亮。1095年-1097年間,他任四川溫江縣令時,門生張剛中在名山作知縣同監(jiān)茶場,與他同游蒙頂山并作《智矩寺留題》詩。
(二)《智矩寺留題》賞析
孫漸與張剛中同游蒙頂山時,在智矩寺游覽之后,興之所致,集于筆端,寫下《智矩寺留題》詩,可謂一氣呵成,情景俱備,文筆灑脫。全文為:“郊行半舍近,炎曦正欹午。涉淺水粼粼,陟高峰參伍。寺藏翠藹深,門映蒼松古。明暗雙泯時,榜明標智矩。入憩望遠亭,好風聲清暑。素曳瓦屋煙,虹掛峨眉雨。千里豁入懷,萬象紛指顧。步廡閱刓碑,開龕禮遺塑。香火肅僧儀,堂皇涼客屨。繼登凌云閣,倚欄眺茶圃。昔有漢道人,薙草初為祖。分來建溪芽,寸寸培新土。至今滿蒙頂,品倍毛家譜。紫筍與旗槍,食之綠眉宇。雷動轉蜀車,云屯富秦庾。我貪事幽尋,更值忘形侶。鼎抽竹葉燒,瓶汲龍泉煮。暫啜破積昏,飄飄腋生羽。相對話夜闌,螢點流星度。金雞鳴一聲,回首關頭路。會約摘春山,十詠龜蒙具?!?/span>
此詩講了兩個典故,一是植茶始祖在蒙頂山開荒種茶,經(jīng)“寸寸培新土”的辛勞,始有今天滿山都是茶園的成果。接著,歌頌現(xiàn)在蒙頂山茶數(shù)量超過后蜀毛文錫《茶譜》的記載,蒙頂山生產(chǎn)的紫筍名茶,食之綠眉宇,白鬢可轉青,對蒙頂山“仙茶”在《茶譜》中的說法,予以肯定。
關于甘露大師吳理真,清光緒年間出版的《金石苑》中有相應的記載。碑刻、禮拜神龕上面供奉著一尊“遺塑”。孫漸拜謁行禮之時,感覺場面氣氛與寺廟里燒香拜佛差不多。至于那“元碑”上刻些什么,他沒有直說。但從“昔有漢道人,蕹草初為祖……”的懷古之筆看來,碑上記載的“漢代道人”種茶的內(nèi)容,神龕上供供奉著的是這位“漢代道人”的塑像。
據(jù)《名山縣志》記載:“智矩寺在蒙山之半,今稱‘大五頂’,云木參覃,巖泉飛灑,中有雙塔截矗云表。甘露師井中石像供奉于西龕,焙茶之所也。寺中題刻頗多,亦多漫滅,不可復讀。”這說明孫漸所見到的“漢代道人”就是隨后被稱為“甘露大師’’的吳理真的塑像,直到清末還有留存。
蒙頂山皇茶園
陳開義,男,46歲,現(xiàn)任四川省雅安市茶辦副主任。先后在《中華茶文化》、《茶博覽》、《茶周刊》、《中國茶葉市場》、《中國茶業(yè)》、《走遍中國》、《星星詩刊》、《四川日報》、《四川農(nóng)村日報》、《四川人大權力報》、《四川政協(xié)報》、《調(diào)查與決策》、《四川三農(nóng)》、《農(nóng)村建設》、《四川茶葉》、《四川省情》、《四川文學》、《四川旅游》、《四川文藝》、《縣域經(jīng)濟》、《茶緣》、《四川水利報》、天天快報和今日頭條、北京茶葉網(wǎng)、亞太茶業(yè)網(wǎng)、鳳凰網(wǎng)四川、中華名茶網(wǎng)、茗邊、手機搜狐網(wǎng)、手機新浪網(wǎng)、新茶網(wǎng)、茶旅世界等50余家媒體發(fā)表各類文章400多篇(件)。參與主編名山抗震救災專著《撼魂》,參與編輯《茶祖故里行》、《吳之英評傳》、《豐碑》等著述,作品曾多次入選《蒙山雅韻》、《蒙山春來早》、《撼魂》、《茶祖故里行》、《品味》、《蒙頂山》、《二郎山》等專輯,著有個人文集《杯中歲月》。先后有10多篇作品在省市各級征文比賽中獲獎,先后參與主編《蒙頂山茶文化讀本》、《蒙頂山叢譚》》等茶文化書籍,主編名山區(qū)文藝刊物《蒙頂山》和《雅安日報.今日名山》蒙頂文苑文藝副刊和編輯《蒙頂山茶》。
我的名山MV:揚子江心水 蒙山頂上茶|視頻來源于:名山區(qū)宣傳部
(本圖文來源:文,陳開義? 圖部分來源于網(wǎng)絡,版權歸原作者,如有侵權請聯(lián)系我們刪除)
免責聲明:我們尊重原創(chuàng),也注重分享。版權歸原作者所有
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(lián)系,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